你的主管其實不適任!探究其中的「彼得原理」

JC
Oct 31, 2020

--

當主管能力無法跟上升遷速度,整間公司都跟著受苦

多數人終其一生未意識到自己處於不適任等級,因而持續追求升遷

組織上下階層的對立,來自部屬對主管能力的不信服

前陣子跟一個客戶聊天時,他提到公司正在進行部門改組,這間台灣數一數二的工業電腦製造商,上千員工的企業規模加上領先業界的技術,使其長時間盤據市場龍頭寶座。

改革的發起人是具國外學歷的企業二代,他的大刀斬向那些長時間坐擁高薪,實際上卻沒幫助公司持續進步的高階主管,取而代之的是從其他產業挖角,較年輕但做事能力與學習力皆更強的專業經理人。

跟我說這個故事的人其實位階不高,但公司的改組讓他對於自己在公司的未來明朗許多、也更有衝勁;而在這當下,內部其他高階主管個個人人自危,深怕自己成為下一波汰舊換新的對象。

這個故事的做法看似大快人心,實際上是在挑戰亞洲社會職場架構的傳統,彷彿敲下了「活得越久,官作越大的時代已經過去」的第一聲響鐘,但很遺憾地,時至今日大多企業依舊將資深程度與所具能力劃上等號,《彼得原理》正是探究這樣奇特現象的管理著作。

企業對員工穩定性的注重常大於能力,因此造就《彼得原理》的發生。
好的追隨者有許多升遷機會,但不表示將成為好的領導者

每個人的最後一次升遷,都會使自己處於「不適任」的位子

我們的周遭都有這樣的同事,他是年度業績王、產品開發奇才、或僅單純是配合度極高的「乖乖牌」員工,無論是上述何種形式,都會在一段時間內,被公司拔擢為主管,若人生照著劇本走,總有一天我們終將從被動的「任務接收」,轉為團隊的領導者。

於是當年度業績王帶領一陣子後,大家開始察覺團隊業績不僅毫無起色,業務與執行部門間的衝突更日益加劇。問題到底出在哪?關鍵是職位提升後,對應所需的能力並(暫時)沒有跟著一併提升。

一個過去習慣單打獨鬥績效員工,忽然要拖著 5 人團隊一起前進,這時的重點早已由「自己多會簽單」,轉為能否「與團隊一起贏單」的個人拓展到群體的共贏,而彼得原理的突破,在於相較盲目升遷的追求,應更重視個人能力的提升,是持續自我強化的過程。

蠟燭能照亮餐桌,裝進路燈裡卻無法照亮街角。

關注身份地位的社會氛圍,造就許多無用的「雞肋升遷」

XX執行副總、YY特助、ZZ董事總經理…這個社會過著注重身份、地位、甚至背後潛藏的財富,有時僅為表揚(安撫)一些為服務時間夠長的員工,組織會新創許多講出來嚇死人,但實際上毫無用處的職位。

這樣的安排,大多為架空、或純粹想將其支開內部核心決策權,說好聽是退而不休,實質上則是讓他們換個無傷大雅的地方,繼續佔著茅坑不拉屎,也讓公司得以正常運轉。

為了匹配這樣絢麗的職稱,這些主管一般偏好個人辦公室,裡面擺上一張寬大的桌子,並時常將各式產業經驗、或高大尚的方法論掛在嘴邊,以輝煌的戰績掩飾自己多年未實作的事實,最重要的,他們喜歡參與大大小小會議,因為身處會議中,就有自己在做事的錯覺。

每個組織都有不可雕的朽木,可能是由雞肋升遷到該職位,或純為具有升遷資格的準雞肋。

後記:知道《彼得原理》,然後呢?

這也是我在看完整本書後的疑問,書中並沒有提及太多實用的解決方法,我想每個人身處的職場環境不同,大概很難有一套方法能解決所有彼得原理探究、統整出的職場異象。

但比起原本預期看完後的自己會充滿負面能量,出乎意料地感到輕鬆許多,彼得原理點出的是任何在「吃人頭路」的人都會遇到的瓶頸,但更多的是提醒目前在職場相對資淺的我們,社會雖然現實,但也不會虧待我們的努力,調整心態與步伐,追求卓越而非成功的路上,風景不僅優美也踏實許多。

最後,記得時刻用彼得原理自我提醒: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。

《彼得原理 _ Peter Principle》

作者: Laurence J. Peter, Raymond Hull
出版社:樂金文化
出版日期:2020/06/10

--

--